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。体弱者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耐受力弱,适应性差,在此季节,很多疾病会纷至沓来,中老年人常发生哮喘、心绞痛、消化不良、胃脘痛、中风等病症,因此应有养生防病的意识,可从以下方面加强自我保健。
1、心脑血管病
秋季是从夏季到冬季的过渡性季节,冷暖多变,常常不易立即感觉和体验到,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复,寒而复暖,暖后又寒,使人防不胜防。
在晚秋时节,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,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,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障碍。
贴心提示:秋季气候凉爽干燥,感冒受寒一般较为普遍,对健康人来说,这也许不意味着什么,但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这方面也粗心大意的话,就很容易引发原有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。因此,预防秋季感冒受寒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。
2、痛风
深秋天气转冷,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,引起食欲增加,饭量增大,若多食肥甘厚味,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,容易发生痛风。
贴心提示:宜多饮水,以促进尿酸排出,防止结石形成。每天需饮水2000-3000毫升,使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。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,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。
3、老年皮肤瘙痒
老年皮肤瘙痒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。通常皮肤瘙痒以躯干为主,大腿内侧和小腿屈侧、关节周围也常见。痒为阵发性,轻重和持续时间不一,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。
贴心提示:沐浴不宜过勤,不用碱性大的肥皂,可用香皂或硫磺皂。保持大便通畅,可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,避免诱发瘙痒。
4、急性胃肠炎
入秋后,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,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,如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,或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,就可能发生腹泻、下痢、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。
贴心提示:“早饭一碗粥、晚饭一碗汤。”同时,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,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。在吃海鲜和烧烤时,一定要注意新鲜度。秋天应慎食瓜类水果,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。
5、十二指肠溃疡
由于气候转凉,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,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,也会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作。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极常见的消化系统疾患,占消化性溃疡的80%左右,主要症状为节律性上腹部疼痛、反酸、烧心等,可发作数日至数月而缓解,但极易复发,甚或整个秋季都在发作。
贴心提示:可用食疗法。将牛奶250克煎沸,调入蜂蜜50克、白芨6克,日服一次;如有气虚乏力、畏寒等表现,可用黄精30克、党参15克、黄芪15克、淮山药30克和黑糯米60克熬粥同服,对缓解症状、增强体质有一定作用。
6、习惯性便秘
秋季气候干燥,大便随之也会干结难排,表现为便次减少,粪质坚硬,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胀感、欲便不畅等。
贴心提示:按摩是简便易行的促排便方法,这种方法可在晚上睡前或清晨起床前进行。具体操作方法是:身体仰卧,先将两手掌心摩擦至热。然后两手掌心在右腹下部顺时针方向围绕腹部旋转,共按摩30圈。这个方向正好与粪便在大肠中的运行方向一致,有助于大便的运行。
上一篇:寒露节气期间养生需要注意什么?
下一篇:寒露节气期间养生可以做什么运动?
  喝了酒头痛得厉害 喝酒头疼怎么缓解 
  高血压吃什么水果好 鲜榨果汁对血糖有影响吗 
  尿酸高吃什么食物好 低嘌呤的食物有哪些 
  牙痛吃什么可有效缓解 有效治疗牙痛的食疗 
  这些食物亚硝酸盐含量很高 能不吃就别吃 
  鸡皮能吃吗 有没有危害 
  长期吃五谷杂粮的害处有哪些 
  鸡爪对女性的帮助有哪些 哪些人不能吃鸡爪 
  黄芩的功效与益处 
  多吃这四种养胃的食物让你的胃健康起来 
  喝中药能自行加糖吗?服用中药的三大误区! 
  绿叶蔬菜的这六大功效你知道吗? 
  为什么吃虾时要去虾线和虾头? 
  枸杞这样吃很伤身 枸杞的四季搭配法 
  秋季养生宜多吃鱼 适合吃的五种鱼推荐 
  茉莉花茶的功效与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