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可以说是春季最重要的节气之一,一般在4月5日前后。我国自古以来都有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,同时,由于清明节气期间气温进一步升高,加上有小长假,不少人都会趁着这一时节游玩踏青。那么,在清明时节我们养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?如何正确饮食养生?下面就请专家给我们讲讲。
专家:清明慢性病易复发 须提防过敏
虽说理论上立春以后就已经是春季,但从气象学定义(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高于10℃)来看,其实立春时全国大部气温依然出于冬季。
而在清明时节,随着温度的不断回升,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季。
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聂斌教授在此前采访中指出,清明时节春气盎然,同时气温上升、余量增加,人们日常应该提防慢性病的复发以及各种过敏性疾病。
“清明时节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还有慢性哮喘等疾病复发的几率都比较大,相关疾病的患者日常要多加注意,可以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。此外,由于春暖花开,外出踏青或是郊游时容易接触到花粉,从而导致相关的过敏性疾病,这方面也是需要提防的。”
因此,聂斌教授提醒清明外出旅游、踏青以及祭祖的人群,一定要做好3点的保健措施,以防得病,“首先需要提防花粉过敏,过敏体质的人群出行最好不要靠近植被,必要时可以戴口罩;其次,清明时节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的,出行时要根据天气预报和具体天气适时添减衣物;最后俗话说‘清明时节雨纷纷’,这段时间降雨会比较多,因此出门最好带伞,不要淋雨以防感冒。”
清明饮食养生吃什么?专家推荐两款汤水
清明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,因此在清明时节的饮食,也理应切合春季养生的原则。
中医认为春季是养肝的时节,饮食方面原则为“省酸增甘”,也就是要少吃酸性的食物,以免因为肝气过度旺盛引起肝阳上亢,从而损伤脾胃。酸性食物包括较为燥热的肉类,如羊肉、狗肉、牛肉、海鲜等,这个时节应该尽量少吃一些。
与此同时,那些甘温补脾的食物则不妨多吃,如山药、春笋、菠菜、大枣、韭菜等。
说到清明时节的养生食谱,聂斌教授给我们推荐了这两款:“红萝卜煲猪肚和川芎白芷鱼头汤都比较适合清明时节食用,前者可以起到健脾养颜的作用,后者则有起到清肝明目、利湿的功效。”
本文指导医生:
下一篇:没有了
喝了酒头痛得厉害 喝酒头疼怎么缓解
高血压吃什么水果好 鲜榨果汁对血糖有影响吗
尿酸高吃什么食物好 低嘌呤的食物有哪些
牙痛吃什么可有效缓解 有效治疗牙痛的食疗
这些食物亚硝酸盐含量很高 能不吃就别吃
鸡皮能吃吗 有没有危害
长期吃五谷杂粮的害处有哪些
鸡爪对女性的帮助有哪些 哪些人不能吃鸡爪
黄芩的功效与益处
多吃这四种养胃的食物让你的胃健康起来
喝中药能自行加糖吗?服用中药的三大误区!
绿叶蔬菜的这六大功效你知道吗?
为什么吃虾时要去虾线和虾头?
枸杞这样吃很伤身 枸杞的四季搭配法
秋季养生宜多吃鱼 适合吃的五种鱼推荐
茉莉花茶的功效与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