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漏谷(Lòugǔ)穴,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、尿路感染、下肢痛麻等。配阴陵泉、三阴交主治下肢重痛。
【穴位图】

【所属经络】
足太阴脾经
【取穴法】
第1步:坐位或仰卧位;
第2步:从内踝最高点沿小腿内侧骨(胫骨)内缘直上量两个4横指(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四指并拢,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,也称一夫法),按压有酸痛感处,即为本穴。
【漏谷穴名解】
1)漏谷。漏,漏落也。谷,五谷也、细小之物也。该穴名意指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。
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,因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进行了交换,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,在本穴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,浊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,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状,故名。
另。《医宗金鉴》谓:“在夹骨隙中,”故喻之为谷。又以胫骨有漏血孔,与本穴遥相关通,故名之为“漏谷”。《铜人》禁灸,盖防其由漏血孔传热及髓也。不然何以傍近阳经他穴不禁灸,而独此穴禁灸也?古人于此等细秘处,早已见到。
2)足太阴络、太阴络。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,其气与脾经其它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较低,穴内气压亦较低,脾经其它部位的水湿之气向本穴汇聚并沉降地部,本穴有联络聚集脾经天部气血物质的作用,故为足太阴络。
【漏谷穴的准确位置】
定位:三阴交穴上3寸。
解剖: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,深层有屈趾长肌;有大隐静脉,肢后动、静脉;有小腿内侧皮神经,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。
【漏谷穴的功能特性】
〖别名〗太阴络穴。
〖穴义〗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。
〖气血特征〗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气态物中的脾土尘埃。
〖运行规律〗混浊的气态物由天部沉降至地部。
〖功能作用〗沉降脾经阴浊。
〖治法〗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,热则泻之。
【按摩漏谷穴的作用】
主治:腹胀,肠鸣,小便不利,遗精,下肢痿痹。
操作:直刺 1~1.5寸。
【漏谷穴穴位配伍】
配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。
喝了酒头痛得厉害 喝酒头疼怎么缓解
高血压吃什么水果好 鲜榨果汁对血糖有影响吗
尿酸高吃什么食物好 低嘌呤的食物有哪些
牙痛吃什么可有效缓解 有效治疗牙痛的食疗
这些食物亚硝酸盐含量很高 能不吃就别吃
鸡皮能吃吗 有没有危害
长期吃五谷杂粮的害处有哪些
鸡爪对女性的帮助有哪些 哪些人不能吃鸡爪
黄芩的功效与益处
多吃这四种养胃的食物让你的胃健康起来
喝中药能自行加糖吗?服用中药的三大误区!
绿叶蔬菜的这六大功效你知道吗?
为什么吃虾时要去虾线和虾头?
枸杞这样吃很伤身 枸杞的四季搭配法
秋季养生宜多吃鱼 适合吃的五种鱼推荐
茉莉花茶的功效与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