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筋缩(Jīnsuō)穴,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、胃炎、癫痫等。配印堂、鸠尾、腰奇主治癫痫。《马氏温灸法》:小儿急惊风速灸甚效,配命门,中脘、脐。
【 穴位图】

【所属经络】
督脉
【取穴法】
正坐或俯卧位。从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所在椎体为第7胸椎,垂直向下推2个椎体(即第9胸椎),其棘突下缘凹陷处,即为本穴。
【筋缩穴名解】
筋,肝之所主的风气也。缩,收也,减也。该穴名意指督脉的天部水湿风气在此散热缩合。本穴物质为中枢穴传来的天部阳热风气,至本穴后此阳热风气散热缩合,风气的运行速度收而减慢,故名。
【筋缩穴的准确位置】
定位:在第9胸椎棘突下。
解剖:筋缩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棘上韧带、棘间韧带。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、静脉。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(后)静脉丛,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九肋间后动、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。
【筋缩穴的功能特性】
穴义:督脉的天部水湿风气在此散热缩合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天部缓行的水湿之气。
运行规律:吸热后循督脉传于至阳穴。
功能作用:息风定志。
治法: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
【按摩筋缩穴的作用】
功效:平肝熄风、宁神镇痉。
主治:脊背强急,腰背疼痛,胃痛,癫痫,抽搐,腰背神经痛,胃痉挛,胃炎,癔病。
操作:斜刺0.5~1寸;可灸。
临床应用: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、胃炎、癫痫等。
【筋缩穴穴位配伍】
配阳陵泉、行间,可熄风止痉、通络止痛,主治筋挛拘急、四肢不收;
配大敦、足三里,可疏肝理气、和胃止痛,主治胃痛;
配曲骨、阴谷、行间可化痰熄风,主治癫癎。
【筋缩穴相关论述】
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狂走癫疾,脊急强,目转上插”,“小儿惊痫加瘈疭。”
喝了酒头痛得厉害 喝酒头疼怎么缓解
高血压吃什么水果好 鲜榨果汁对血糖有影响吗
尿酸高吃什么食物好 低嘌呤的食物有哪些
牙痛吃什么可有效缓解 有效治疗牙痛的食疗
这些食物亚硝酸盐含量很高 能不吃就别吃
鸡皮能吃吗 有没有危害
长期吃五谷杂粮的害处有哪些
鸡爪对女性的帮助有哪些 哪些人不能吃鸡爪
黄芩的功效与益处
多吃这四种养胃的食物让你的胃健康起来
喝中药能自行加糖吗?服用中药的三大误区!
绿叶蔬菜的这六大功效你知道吗?
为什么吃虾时要去虾线和虾头?
枸杞这样吃很伤身 枸杞的四季搭配法
秋季养生宜多吃鱼 适合吃的五种鱼推荐
茉莉花茶的功效与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