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拉提和瑜伽有哪些区别?练普拉提比瑜伽效果好吗

发布时间:2021-04-30   来源:四季养生网    
字号:

很多人都知道瑜伽,但是普拉提是什么就不清楚了。其实普拉提也是一个健身项目,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普拉提可能是有害的。那么,普拉提是什么?普拉提和瑜伽有什么区别?我们去看看吧。普拉提(/普拉提方法)在英语中是什么,即“普拉提”(或“普拉提技术”)。它是以德国的约瑟夫·胡贝图斯·皮拉提斯命名的一种运动风格和技巧。普拉提训练动作和动作的独特技巧被称为“控制学”。狭义的普拉提范围:普拉提一共创造了500多个动作,大部分都是通过拍照或纪录片的方式保存下来的。它们包括普拉提发明的垫子练习和工作室器械的动作,这是狭义上的普拉提的概念。

广义的普拉提运动概念:普拉提首先是一种运动。它主要是锻炼人体深层的小肌肉,维持和改善外观正常活动姿势、达到身体平衡、创展躯干和肢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、强调对核心肌群的控制、加强人脑对肢体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神经感应及支配,再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所进行的一项全身协调运动。

普拉提和瑜伽的区别

普拉提是一种舒缓全身肌肉及提高人体躯干控制能力的瑜伽类课程,具有神奇的组合运动系统疗法,取名于其创始人(Joseph H.pilates)约瑟夫·普拉提先生。普拉提非常重视通过运动来调动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群,同时又融合了瑜伽、太极、形体芭蕾的理念和训练方式,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人体肌肉功能,调节人体脊柱腰椎问题。

瑜伽(英语:yoga),源于古印度文化,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,探寻“梵我一如”的道理与方法。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,包括调身的体位法(参考瑜伽体位集)、调息的呼吸法、调心的冥想法等,以达至身心的合一。瑜伽植根于一种精神,有很多冥想练习,许多当代瑜伽班都会注重身体和这部分的结合,让你通过做瑜伽来找到自己精神的中心,让你明白你内心深处的渴望和需求。

它们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在瑜伽课上,你需要使用到瑜伽垫,而普拉提可以使用瑜伽垫也可以不依靠任何辅助工具。它们在课程中的差别跟普拉提相比,瑜伽有更多的静态姿势,并且瑜伽课程往往是75到90分钟,而普拉提的运动通常是一个小时左右。当你上完瑜伽课之后可能会觉得全身的筋都被伸展了,而普拉提课后你会有全身疼痛的现象,肌肉一定会紧绷,必须要做些放松运动才行。

练习普拉提的6个原则

1、 专注 Concentration

身体是由大脑控制。身心投入,全神贯注到完成动作可以得到最大的益处。所要求的思维的五部分为:智力,直觉,想象力,意志,记忆力。2、 控制 Control控制:“控制学的艺术”是普拉提先生为他的运动系统定的名字, 因为普拉提系统是建立在肌肉控制的理念上。普拉提系统里没有任何动作是随意的。为了能控制动作的每一个层面,你必须全神贯注。身体没有任何部分被闲置。在每一个动作中,身体肌肉对抗地心引力和弹簧阻力, 从而控制身体的运动和器械。

“普拉提方式教育你控制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被身体束缚。不论普拉提练习动作如何演绎,肌肉控制渗透到身体每一部分。

3 、中心 Centering完成普拉提动作的力量源自于身体的中心。约瑟夫普拉提将这个中心成为“powerhouse” (能量房)。 普拉提核心包括腹肌,上,下背肌群,髋部,臀部,大腿内侧-或脚斗士皮带。 普拉提所有动作从核心出发,然后向外延续到四肢。核心有一条中心线,它在肚脐的后方,跨度从髋部到肋骨下缘。有两条线贯穿身体,肩到肩,髋到髋。我们将这个称为框架或盒子。盒子稳定可以让我们自由地从核心发力。

4 、呼吸 Breathing所有的动作都有一个呼吸节奏。约瑟夫普拉提主张将肺部当做一个风箱,用它们强有力地将空气彻底的吸进和排出身体。大部分普拉提动作需要和呼吸协调来完成,正确使用呼吸是普拉提动作整体所必需的。 普拉提先生将它看作排除废物和振奋身心的过程。正确的深度呼气和彻底的呼气是其中的关键。正确的呼吸节奏要求练习者努力将氧气传送到所需的肌肉,呼气时,彻底将肺部排空。“普拉提先生认为强迫性的彻底呼气是呼吸中的重点。”他指导人们像拧干一条湿毛巾一样将空气从肺部挤出。普拉提呼吸可以描述为向后及两侧的三向呼吸,即为练习者深深地将空气吸入到胸腔的后部和两侧。

5、 精准 Precision每个普拉提动作都为了完成一个“精准”的目的。为了完全达到每个动作的目的,身体的每一部分需要在正确的位置,整个身体需要正确对正。强调的是每一个动作的精准和完美,而不是追求数量做些似是而非的动作。最终,精准应该成为第二本能,动作的简洁优雅被带到日常生活中。

6、流畅 Flow普拉提追求的是动作的优雅到位,用每个动作间正确的转换来创造动作的流畅性。Romana将这称为“最少动作”,这是我们都在追求的。一旦动作的精准性达到,流畅应该贯穿在动作自身内部及动作之间,从而制造力量和耐力。

    养生知识
    中医养生
    健康疾病
    食膳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