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按摩穴位有什么好处

发布时间:2019-11-24   来源:四季养生网    
字号:

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?想必这是很多孕妈妈想要了解的问题,尤其是妊娠期不良反应严重的妇女,一定更加迫切了吧!偷偷告诉大家,孕期有头晕、睡眠不佳的孕妈妈们都可以试试按摩一些穴位的,不仅症状会有所缓解,还能增强抵抗力!

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

孕妇是可以按摩穴位的。

多数孕妇再怀孕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,还会因为怀孕而导致抵抗力变差,容易伤风感冒,并且还不能吃药。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打到治疗的目的。

临床研究发现,孕妇感冒是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治好的,并且给孕妇进行穴位按摩还能改善孕妇妊娠期的一些不良症状,如水肿、易疲乏等。如果孕妇睡眠状态不佳,也是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的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给孕妇按摩穴位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。因为按摩的穴位不对是会伤害到孕妇自身和胎儿的。因此在给孕妇按摩穴位以前,必须要先请教专业的医师,要对所按摩的穴位要有清楚的了解。另外,按摩的力度也要轻重适宜,手法要温柔。

当在按摩过程中孕妇出现不适,需立即停止按摩。

 

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按摩穴位有什么好处

 

孕妇适宜按摩的穴位

缓解孕吐,可按摩内关穴

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第一条横纹中央直上2寸,当按摩的时候,可以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按揉。

缓解头痛,改善失眠,可按摩攒竹穴

攒竹穴位于眉头和眼眶的交界处。按摩的时候,可以用是指指腹轻轻按揉5分钟。

缓解小腿抽筋,可按摩太冲穴

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对上去的2寸位置,在按摩这个位置时,可以是孕妇坐在沙发或者椅子上,腿部伸直,把脚放在准爸爸的大腿上,准爸爸以大拇指按压该穴位。

 

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按摩穴位有什么好处

 

缓解腰酸背痛,可按摩肾俞穴

肾俞穴位于腰椎棘突下缘旁1.5寸位置,也就是从肚脐向后一直到脊椎旁的1.5寸,再往下一寸的位置。按摩这个位置,可以是孕妇坐在椅子上,准爸爸沿着脊椎两侧由上而下,轻轻敲击。

增强抵抗力,可按摩脸部

按摩脸部可以是先将手掌搓热,然后两个手掌的指尖向上按住额头,再由上往下,沿着鼻子的两侧至下巴搓揉,直到脸部感觉到发热为止。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脸部的血液循环,还能够疏通许多穴位和经脉,进而增强抵抗力。

催眠、落枕、肩膀酸痛,可按摩风池穴

风池穴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,自颈窝向外约两个拇指的距离就是了。按摩时可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风池穴,至感到酸胀并有发热感就可以了。这样坚持一段时间,不仅能减轻压力,起到催眠的作用,对落枕、肩膀酸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同时还能防止按摩,纠正假性近视。

孕妇按摩穴位有什么好处

1、改善肤质。怀孕之后,不少准妈妈都会发现肤质变差了,肌肤不仅变得粗糙了,还会出现一些黑斑和皱纹。这时候如果采取一些按摩手法,是能够改善的。

2、淡化妊娠纹。大部分孕期女性都会有妊娠纹的困扰,如果孕妈妈们在妊娠纹常出现的位置进行适度的按摩,是能够预防和淡化的。

3、缓解水肿,提高睡眠质量。在睡觉之前准爸爸给准妈妈来一次全身按摩,千万不要想歪哦,是地地道道的按摩,不仅能帮助准妈妈缓解怀孕带来的酸痛感,还能有效改善水肿和抽筋现象,令准妈妈睡得更加安稳。

4、预防感冒。孕期由于体质变弱,准妈妈是非常容易感冒的,如果经常按摩一些穴位,是可以起到预防效果的。

5、促进胎儿智力发育。孕妈妈经常按摩腹部可以锻炼宝宝的触觉,让宝宝的神经感受到外界刺激,从而促进宝宝智力发育。

 

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按摩穴位有什么好处

 

孕妇怎么按摩穴位

1、确定穴道位置。很多书籍都会采用“寸”来作为测量单位,而这是很多人觉得最难的地方。其实“寸”可以用手指比出来。1寸即大拇指关节的宽度;一寸半即食指、中指合并在一起的指节宽度;二寸即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合并在一起的指节宽度;三寸即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合并在一起的指节宽度。

2、找准穴位。静下心,根据穴道所在的位置按下去,默默感受。如果出现轻微的酸麻感,就说明找对了。在按住穴道的时候,会有小小的凹洞,这样也说明是找对位置了。

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怎么按摩

首先是基本按摩手法,包括按、摩、推、揉。

按是用手指的指腹,稍稍用力按压穴道,一些面积比较大的部位,可以是用手掌。

摩是利用手指或手掌,在身体的特定部位表面,进行大范围的摩擦动作。

推是利用手指或者手掌,在穴道上以“直线来回”或“圆弧方向”推动。

揉是指将手指或手掌按在穴道上,以画圆的方式揉动。

然后是按穴道的次数与呼吸法。

每次按时都应持续按压5-10秒,配合吐气。接着慢慢放松,配合吸气。然后休息2-5秒,再重复按压。如此重复5-10次,每天早晚各一次。

 

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按摩穴位有什么好处

 

孕妇哪些穴位不能按

合谷穴

    养生知识
    中医养生
    健康疾病
    食膳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