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苓_猪苓有什么功效

发布时间:2019-11-08   来源:四季养生网    
字号:

猪苓的简介

【别名】:豕零、猳猪屎、豕橐、司马彪、豨苓、地乌桃、野猪食、猪屎苓、猪茯苓、野猪粪

【药材类别】:菌藻类

【性味】:甘淡;平。

①《本经》:味甘,平。

②《药性论》:微热。

③李杲:淡甘,平。

【归经】:脾;肾;肺;膀胱经。

①《汤液本草》:入足太阳、少阴经。

②《药品化》:入脾、膀胱二经。

③《本草经解》:入手太阴肺经、足太阴脾经。

【入药部分】: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。挖出后去掉泥砂,晒干

【产地和分布】:生于林中树根旁地上或腐木桩旁。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
【形态特征】:本品呈条形、类圆形或扁块状,有的有分枝,长5~25cm,直径2~6cm。表面黑色、灰黑色或棕黑色,皱缩或有瘤状突起。体轻,质硬,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,略呈颗粒状。气微,味淡。

【猪苓的图片】

 

猪苓

 

猪苓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入丸、散。

猪苓的功效与作用

利尿渗湿。治小便不利,水肿胀满,脚气,泄泻,淋、浊,带下。

①《本经》:主痃疟,利水道。

②《药性论》:解伤寒温疫大热,发汗,主肿胀,满腹急痛。

③《珍珠囊》:渗泄,止渴,又治淋肿。

④《医学启源》:大燥除湿。《主治秘要》云,去心懊憹。

⑤《医学入门》:治中暑消渴。

⑥《纲目》:开腠理,治淋、肿、脚气,白浊、带下,妊娠子淋,小便不利。

猪苓附方

①治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:猪苓(去皮)、茯苓、泽泻、阿胶、滑石(碎)各一两。上五味以水四升,先煮四味,取二升,去滓,纳阿胶烊消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(《伤寒论》猪苓汤)

②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,小便不利,微渴引饮:猪苓五两,末,以熟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子母秘录》)

③治痃疟不分新久:猪苓一两,茯苓五钱,柴胡四钱,半夏三钱,甘草一钱,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。水三碗,煎一碗。未发前服,渣再煎,发后服。(《方脉家宝》)

④治肠胃寒湿,濡泻无度,嗜卧不食:猪苓(去黑皮)半两,肉豆蔻(去壳,炮)二枚,黄柏(去粗皮,炙)一分。上三味捣罗为末,米饮和丸,如绿豆大,每服十丸,食前熟水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猪苓丸)

⑤治子淋:猪苓五两。捣筛,以白汤三合,和方寸匕为一服,渐至二匕,日三夜二,尽,不瘥,宜转下之,服甘遂散。(《小品方》)

⑥治年壮气盛,梦遗白浊:半夏一两,猪苓一两。上半夏锉如豆大,猪苓为末。先将半夏炒令黄色,不令焦,地上去火毒半日,取半夏为末;以一半猪苓末调匀和丸,如桐子大,更用余猪苓末拌丸,使干,入不油砂瓶中养之。每服四十丸,空心温酒盐汤下,于申未间冷酒下。(《济生方》猪苓丸)

⑦治呕吐而病在膈上,思水者:猪苓、茯苓、白术各等分。上三味,杵为散,饮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猪苓散)

⑧伤寒口渴。用猪苓、茯苓、泽泻、滑石、阿胶各一两,加水四升,煮成二升。每服七合。一天服三次。此方名猪苓汤。

⑨通身肿满,小便不利。用猪苓五两,研为还想,每服一匙,熟水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

⑩妊娠肿渴(郐、腹皆肿,小便不利)。治方同上。

拓展阅读:注意事项

无水湿者忌服。

1.《医学启源》:猪苓淡渗,大燥亡津液,无湿证勿服。

2.《医学入门》:有湿症而肾虚者忌。

3.《得配本草》:目昏、无湿而渴,二者禁用。

    上一篇:泽泻

    下一篇:薏苡仁

    养生知识
    中医养生
    健康疾病
    食膳养生